Skip to content

异装艺术简史

正文

2017-06-06 09:40 来源: 中国美术报网

从古希腊悲剧开始,男人就开始假扮女人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莎士比亚曾经男扮女装进行表演,在巴洛克的歌剧里,也有异装表演的例子。

“异装皇后”(Drag Queen)指的是爱装扮成女性的男性,最初出现在一种叫做“Polari”的英国俚语中,主要在男同性恋和戏剧界使用。艺术界较早的进行异装实践的艺术家,最著名的应该算是杜尚了。1920年,美国艺术家曼·雷为杜尚拍摄了一些观念肖像。在照片中,杜尚化身为一个叫做萝丝·赛拉薇(Rrose Selavy)的女士。而Rrose Selavy的名字是法语“Eros, c’est la vie”的谐音,意思为:性爱才是生活。虽然他的重点并不在于表达“异装”主题,却在客观上挑战和解构了严肃社会和固化的性别模式。此后,他经常穿着女装出门参加活动,有的作品甚至声明“由马塞尔·杜尚和萝丝·赛拉薇一起创作”。

曼·雷,《萝丝·赛拉薇》,1923年

与杜尚形成对应的是法国艺术家、摄影师和作家克劳德·康恩(Claude Cahun,1894-1954)。康恩的本名为露西·施沃布(Lucie Schwob),22岁时改名为克劳德·康恩。康恩从1913年开始拍摄自拍像,她利用富有特色的服装和精致的妆容伪装成不同身份的人:男人、女人、英雄、玩偶,从而质疑当时的自我和性别观念。她的作品可以分为四类:扮演男性身份;扮演女性身份;与同性爱人摩尔合作的照片;蒙太奇拼贴照片。以多样的方式对政治身份、性别意识和自我认同进行探索。康恩在生前默默无闻,去世五十年后才成为众人的焦点。

康恩的自拍像,1928年

康恩的艺术对艺术家辛迪·舍曼、林恩·赫什曼·利森(Lynn Hershman Leeson)、安娜·门迭塔(Ana Mendieta)和吉莉安·韦英(Gillian Wearing)都有影响。辛迪·舍曼著名的自拍系列自不用说,她装扮成各种角色,深入到美国社会各种女性群体的生活中;利森创造出的虚幻人物罗贝塔·布莱迪摩尔(Roberta Breitmore),她的成长、性格、居住地、工作、家庭医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构建出来;门迭塔在自己的脸上贴了一组小胡子,以此来反映自己对性别偏见的观点;韦英曾戴着别人脸皮的复制品照相,假装自己有了新的人格。

林恩·赫什曼·利森,《罗贝塔结构表1》,1975年

安娜·门迭塔带胡子的自拍像,1972年

吉莉安·韦英戴面具的作品

一些艺术家对异装人群的记录性作品也相当有名。安迪·沃霍尔拍摄过变性人坎迪·达琳(Candy Darling)和异装皇后马里奥·蒙特兹(Mario Montez);录像装置艺术家查尔斯·阿特拉斯(Charles Atlas)拍摄过伦敦夜间明星雷夫·波维瑞(Leigh Bowery);摄影师南·高丁的成名作就是以其故乡波士顿的异装群体为主的。人们对异装人群的关注,也是这些作品成名的原因之一。而这种关注,是随着大众对异装人群等边缘群体的注意而增长的。“鲁保罗异装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的火爆、异装皇后肯奇塔·沃斯特(Conchita Wurst)在欧洲歌唱大赛(Eurovision Song Contest)上的成功、各种新的异装主题夜店的兴起,都是这种趋势的证明。

南·高丁,《游行后的吉米·波莱特》(Jimmy Paulette After the Parade),1991年

艺术家查尔斯·阿特拉斯(Charles Atlas)去年在纽约的Chelsea's Luhring Augustine画廊举办了展览“正义的没落”(The Waning of Justice)。大多数作品,如《埃塞尔的财富》(Ethel's Fortune)等,是拍摄的无数个劳申伯格在科帕奇岛住处附近的日落景象;另外一件作品《Here She Is…v1》表现了异装皇后Lady Bunny:他头戴蓬松的金色假发,贴着夸张的眼睫毛,嘴唇的颜色也多彩而热烈。在录像中,她咒骂着政治,谈论着关于战争、和平和同性恋婚姻等问题。Lady Bunny和周围的落日景象给展览蒙上了一种不详的气氛,但这一切却又被展览结束时Lady Bunny唱的一首搞怪的歌给消解了。

查尔斯·阿特拉斯,《Here She Is…v1》,2015年

去年柏林双年展的主题为“异装中的现代”(The Present in Drag),来自DIS的策展团队致力于将展览空间打造成一个可供众人反思的地方,而不仅仅是作品的展览场地。在这里,“异装”拥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它指的是对整个世界的一个虚幻的改造。其中,阿玛莉亚·阿尔曼(Amalia Ulman)的行为艺术作品《特权》(Privilege)令人印象深刻。她表达了这个以技术为先导、大多数人要靠表演生活的世界,是如何将人们塑造成一个既矛盾又虚假的个体的。这件作品既是一件装置作品,也可以看做是一个行为艺术作品。现场像是一个工作室,有一只叫做Bob 2.0的机器鸽,它可以观看墙壁上的几个录像作品。而在这些录像作品中,她扮成各种身份的人,进行着一些私密的活动。

《特权》作品展出现场

同样是去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举办了一场名为“科尼岛宝贝:来自布鲁克林异装皇后的视觉艺术家”(Coney Island Babies: Visual Artists from the Brooklyn Drag Scene)的展览。展览的策展人为法尔岛艺术家驻地项目的总监克里斯·柏格亚(Chris Bogia)和异装表演艺术家蒙哥马利·佩里·史密斯(Montgomery Perry Smith)。其中,异装团体Chez Deep 是主要在纽约活动的异装团体,团体成员有5人。他们不光进行异装表演,还进行音乐创作。2011年,他们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的PS1分馆进行了表演。展览还展示了纽约每年一度的异装狂欢节Bushwig的场景。

Chez Deep团体

在今年的惠特尼双年展上,异装在一些解读中得到了更加宽容的对待。双年展的联和策展人克里斯托弗·卢(Christopher Lew)在展览前言中写道:“异装比赛对本次展览的一些主要观点起到了烘托的作用——或者说,她(本次展览)可以将自己称作‘惠特尼双年展女士’。”其中,行为艺术团体Puppies Puppies的作品为《自由》(Liberty,2016),一个表演者化装成自由女神,在纽约的街头四处游荡;艺术家汤米·哈通(Tommy Hartung)的录像作品《所罗门的小钥匙》(The Lesser Key of Solomon),以异装人物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身份认同和观念解放的认识。策展人卢评价这些作品是“在最近冲突不断升级、党派主义更加盛行的环境下,艺术家为差异建立起的桥梁。”

摘要与附加信息

本文件为一篇关于异装艺术的简史,详细探讨了异装表演的起源、发展及其在艺术界的重要性。从古希腊悲剧开始,男性假扮女性在舞台表演中便已开始盛行,莎士比亚的男扮女装表演和巴洛克歌剧中的异装实例也被提及。文件着重分析了异装皇后(Drag Queen)的概念,追溯了其在艺术历史上的表现和影响,尤其关注了如杜尚、克劳德·康恩等艺术家的贡献。杜尚在其作品中以女性身份挑战传统性别划分,而克劳德·康恩的摄影作品则利用性别模糊的身份来质疑性别观念。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对异装人群进行纪实创作的著名艺术作品及其背景,以及近年来异装在当代艺术展览中的新的身份解读和表现。这些讨论不仅展示了异装艺术的文化背景,也反映了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附加信息 [Processed Page Metadata]

Attribute Value
Filename www_异装艺术简史_-_搜狐.md
Size 7487 bytes
Archived Date 2024-11-07 07:47:18
Original Link https://www.sohu.com/a/146169839_819453
Author 未知
Region 中国大陆
Date 2017-06-06
Tags 异装艺术, 跨性别, 文化研究, 当代艺术, 性别表现, 艺术历史
Evaluation [Unknown type(update needed)]

本文由跨性别中文数字档案馆归档整理,仅供浏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Share on Shar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