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伪娘”现象:是心理疾患还是多元文化潮流?

2010年06月04日 09:01
来源:南方日报

“伪娘”现象

“男版范冰冰”的孔铭。

“萌爱”还介绍,伪娘有不同种类,因为不同原因而“伪”。中国很多男性动漫爱好者,爱玩cosplay,利用服装、饰品、道具以及化妆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中的“伪娘”角色,从而男扮女装,这是出自对动漫角色和女装本身的热爱。

“可能出自玩cosplay这个原因而‘伪’的,会比较容易获得社会的理解。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伪娘’的原因在公众看来不能接受,比方说‘自恋’、‘喜欢当女生’以及较为隐晦的‘性取向’。”网友“小洋”说。

此外,“社会男女比例失调,女比男更混得开”、“文化入侵,本人被俘虏”、“性取向问题”等原因都有人选。

压力,是“伪娘”们最感到困扰的。一位网友自曝自己的坎坷经历。Ta说,自己的“伪娘”形象“浮出水面”后,家里人都傻了,全都来做Ta的思想工作,还带着Ta去看精神科,学校也因Ta连续一个多月不到校上课,已向家长提出了劝退的要求。

还有一位网友诉苦:“小时候我就是属于非常脆弱那一类的,特别爱哭。由于声音很细,打电话给别人都被当作女生处理。我非常喜欢可爱的东西,初中时候有次我买个铃铛挂在书包上,结果回到家里,老爸就骂了我一顿。那时候真是很伤自尊,很难受。有时候家里没人,才敢拿老妈的女装出来穿穿看,化点妆,照照镜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穿穿看。但生怕被老爸知道,要不然会被‘做掉’的。”

是心理疾患还是多元文化潮流?

据《男扮女装与日本人》的作者,日本多摩大学非常勤讲师三桥顺子说:“男扮女装曾是具有封闭性的文化,随着价值取向的多样化,男性形象的概念开始接受挑战,只要漂亮,女装男子也会作为一种潮流被社会所接受。在信息过剩的时代,女装男子的装扮程度也有所增长。”

对于“伪娘”现象,有心理专家直截了当地说,刘著存在严重的性别认知障碍,是一种心理病患。精神卫生专家说,刘著是一种易性癖。这种人群在心理上是女性,而在生理上是男性,这就是心理与生理性别刚好相反的情况。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不认同,打扮成异性的装束,有改变性别的要求。

有数据显示,易性癖的发病率为十四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男女都有,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3:1。在我国,易性癖目前暂时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而今年2月,法国卫生部发布消息表示,易性癖在法国不再被认定为精神疾病。

“现在,本来作为个人的心理疾患,却在选秀节目中‘升格’为大众流行,是一种不健康的社会心理。”省妇联妇女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小瑛表示。

“伪娘”之风涉嫌低俗炒作,这一观点也被讨论甚多。有人认为,是日渐衰落的选秀节目为了炒作,而使“伪娘”得以大行其道。在网络上,又存在着幕后推手将“伪娘”置于到舆论的漩涡中心。

刘著能够站上大众关注的舞台,能够短时间聚集数以百万计的粉丝,是否有幕后推手确实令人生疑。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银河表示,“伪娘”现象的出现,一类是以纯粹表演为性质,本身性倾向没有问题,比方梅兰芳,李玉刚,他们只是表演艺术家对于角色的反串。

二类是来自于LGBT人群里的跨性别者和异装者,LGBT人是用来指称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一个集合用语。而快男刘著属于自我心理性别不认同,意即通俗所言的“性别错乱”。刘著性取向喜欢男生,但并不是同性恋。因为同性恋对于自己的性别是没有认同问题的,就如同男同性恋知道自己是男孩去喜欢一个男孩,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女孩去喜欢男孩。而对于为什么形成性别认同不一致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定论。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银河说,“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也许会接受‘男性女孩’的存在,经过刘著的风波,社会将加速对‘伪娘’的认同。”在支持刘著的人群中间,大家都有着这样的核心意思。他们觉得,“刘著最可学的地方是顽强的精神。”

“伪娘”只是少数,我们要树立并坚定正确的、全面的、和谐的性别观念,进行健康的、高雅的、有益的性别活动,共同打造文明、安全、幸福的生活。

-意见擂台

●百度贴吧“伪娘吧”一网友:
“我们不必用中庸之道来提高中性人的生存境界,但是如果世界只是这么直接明了的话,也就没什么乐趣了。这是一条很神奇的道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低俗,也不会简单得让人一目了然,复杂却透明,鬼魅而迷幻。”

●歌手孙楠:
“伪娘”现象并不奇怪,日本等地也有COSPLAY的风潮,但这似乎跟快男这种音乐选秀并不相配,难道每个选手都要做这种奇异的装扮才能在快男的舞台上得到注目吗?我提个建议吧,刘著不如去参加化装舞会,或者是COSPLAY的比赛,那种场合会更适合他。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
“伪娘”成风是男性衰落的标志,对未成年人是有消极影响的。“伪娘”是一种“中性化”的表现。我们应该提倡的是“两性化”,“两性化”就是指男女互相学习,即男性要学习女性的温柔和细心,女性也应该学习男性的勇敢和豁达。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银河:
“伪娘”现象的出现,不能以偏概全。我们的观念应该更加宽容,为什么一个男的一定要阳刚,女的一定要阴柔?人的个性丰富多彩,用不着千人一面。这是向传统的性别规范挑战。我认为人性本来就应该像色谱,要学会接受中间色,接受多元。

●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董玉整:
伪娘不必追捧,也不必棒杀。在社会开放的时代,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别人也有反对某种生活方式的自由。艺术需要的“伪娘”无可厚非,因为猎奇需要的“伪娘”则需要科学对待,做必要的检查矫正。

方日报记者李强

摘要与附加信息

本文探讨了近年来在中国网络文化中引发广泛关注的“伪娘”现象。这一现象主要源于男性在角色扮演 (cosplay) 中的女性化表现,作者通过引用多个网友的经历和观点来讨论这一现象的多元性。\n\n文件中提到,一部分伪娘通过装扮成女性角色来表达对动漫与游戏的热爱,但另外一部分人则可能出于自我认同的需要而选择这一身份。这引发了社会的不同反响,包括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性别认知障碍。通过比较中日文化,文中提到,男扮女装曾是一种封闭式文化,但随着多元价值观的发展,这种现象逐渐被接受,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社会压力与挑战。对于伪娘现象的讨论,不仅涉及对个人选择的理解,更引起了对性别观念的挑战。最后,文章通过引用多位专家、学者和公众意见,指出应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倡导理解与包容。

附加信息 [Processed Page Metadata]

Attribute Value
Filename www_“伪娘”现象:是心理疾患还是多元文化潮流?_-_中国新闻网.md
Size 6556 bytes
Archived Date 2024-11-08 09:18:03
Original Link http://www.chinanews.com.cn/sh/news/2010/06-04/2323004.shtml
Author 荔枝新闻
Region 中国大陆
Date 2010-06-04
Tags 跨性别, 伪娘, 性别认同, 心理健康, 文化现象, 社会观察
>
> 本文由跨性别中文数字档案馆归档整理,仅供浏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Share on Shar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