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15岁儿子私藏激素药物,单亲妈妈进入“药娘群”后,心痛报警

2021-04-16 20:23 来源: 媛妈育儿日记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如何保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直以来都是一大热点话题。毕竟,信息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孩子接触的世界更宽更广但也陷入了信息茧房。

孩子的成长从来不只是一篇岁月静好,青少年受人利用去偷盗抢劫,或者被骗的现象越来越多,最终受伤的是他自己和整个家庭。

因此,父母不能再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心理健康问题也要时刻关注。

图片1

青少年由于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分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极容易受到他人的鼓动和诱惑。

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发现问题,那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发现15岁儿子私藏激素药物,单亲妈妈“卧底”进群

刘女士是个单亲妈妈,和15岁的儿子一起生活。儿子非常懂事,在别人眼中是个好少年,也是妈妈的骄傲和精神寄托。

可生活不像表面上那样风平浪静,有一天刘女士偶然发现儿子在家私藏了女性衣物和激素类药物,当时她的内心遭遇了一场巨大的风暴。

图片2

最终,她还是决定开诚布公地问孩子,可儿子好像并不想向妈妈说出自己的秘密,只是解释说自己有恋物癖。面对儿子苍白的解释,刘女士的内心非常复杂。

但为了保护儿子脆弱的自尊心,她只能强行压下自己的情绪,对儿子进行言语上的劝导。即使如此,令刘女士更崩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儿子向她坦白,直言自己想变成一个女孩子,并且想通过药物来实现梦想。刘女士通过不断摸索,发现儿子加入了一个“药娘群”,于是她注册了一个号,卧底进入了群聊。

群里有很多和儿子差不多的青少年,他们都想改变自己的性别,而且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诱导孩子们进行吃药或打针来达到目的。

图片3

然而这些药物价值不低,为了买药有的青少年甚至不惜出卖身体去赚钱,加之这种药对身体也有危害,付出的代价巨大。

得知情况后,刘女士又心痛又无奈,毫不犹豫地报了警。

孩子出现类似问题,首先要判断是否受人蛊惑

有些青少年,他们其实能够清醒认知自己的性别,只是太容易受到他人的误导。

比如别人说他们像女孩子一样,加之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如男孩子就应该调皮捣蛋,女孩子应该文静等等,导致他们对性别产生了一定误区。

图片4

这类孩子他们也许会犯错,会伤害自己,但我们不能过度苛责,给予他们精神上、生活上的关心,才是拯救他们最有效的方式。

当然,父母也应该着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平时不要迷信父母的权威,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再加以引导使他们回归正途。

如果确定孩子是出于自己的心理,产生了性别上的疑惑,父母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接纳和保护孩子的决定。

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更开心的成长

或许这些孩子只是因为有性别认知上的障碍,可是不被他人所理解,怕被贴上无数的标签,被侮辱、嘲笑,甚至当成异类,无从承担此事被暴露带来的后果。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倾听,也羞于将此事说出口,才求助于网络,通过和跟他们一样的人聊天来寻求心理慰藉和认同感,化解内心的自卑。

图片5

可以说,孩子本质上并没有什么错,任何人都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些内心脆弱的青少年,而是应该关心和理解他们。

父母也应该更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和他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进行适当引导,这样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要知道,有时候对孩子来说,性别认同是不受他们自主意识控制的。也就是说,有些青少年明明知道自己有性别认知上的问题,却不能人为改变。

图片6

这就需要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了,化解亲子双方的矛盾,这对孩子来说就是很大的支持了。

摘要与附加信息

本文讲述了一位单亲妈妈刘女士发现15岁儿子私藏激素药物和女性衣物的故事。在得知儿子有变性意图后,刘女士感到无比痛苦。为了了解儿子的真实想法,她扮演“卧底”加入了一个"药娘群",其中聚集了一些有相似性别认同困难的青少年。在群体中,刘女士发现了许多青少年因对性别认同的困惑而受到错误引导,甚至出现了为获取药物而出卖身体的现象。刘女士为儿子的健康和心理状态感到忧虑,并在发现儿子受影响后选择报警。文章呼吁父母关注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强调对性别认同的接受与支持,以及对误导性引导的警惕。

附加信息 [Processed Page Metadata]

Attribute Value
Filename www_15岁儿子私藏激素药物,单亲妈妈进入“药娘群”后,心痛报警.md
Size 4999 bytes
Archived Date 2024-11-07 13:26:54
Original Link https://www.sohu.com/a/461212290_100203620
Author 媛妈育儿日记
Region 中国大陆
Date 2021-04-16
Tags 跨性别, 青少年心理, 激素药物, 性别认同, 家庭教育, 社会问题
>
> 本文由跨性别中文数字档案馆归档整理,仅供浏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Share on Shar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