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香港變性手術第一人──袁維昌醫生

正文

袁維昌醫生 袁維昌醫生 袁維昌醫生

2018/02/09 • 健康香港中文大學《大學線》

133_yuan_11-1

photo credit:大學線

《大學線月刊》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出版的學生實習刊物,目的是訓練學生透過親身採訪、寫作和編輯,取得新聞工作的實務經驗。

追蹤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複雜的變性手術,他解決得到;自創模具的難題,他解決得到;病人提出的疑問,他也解決得到。唯獨有個心結,袁醫生每次提及都不禁嘆氣。

記者|高仲禮 編輯|錢穎嘉 攝影|錢穎嘉

由男性轉變為女性,人造陰道是變性手術的重要部分。文獻記載,人造陰道要有模具固定,困難在於模具不能太軟或太硬,主刀醫生一籌莫展之際,想到一個「自創模具」的方法。

這位主刀醫生,就是全港第一位施行性別重置手術(下稱變性手術)的袁維昌醫生。今年62歲的他曾效力於瑪麗醫院和律敦治醫院,於2015年退下火線,現為私人執業。他說,病人於公立醫院做手術便宜得多,私營醫院做手術動輒要十數萬元:「你要明白,他們很多都是年輕人,20至30歲。手術要支付的費用不少,父母也未必會支持他們。若公立醫院不能幫助他們,他們是很慘、很艱難的。」

1988年,全港第一宗變性手術,便由當年32歲的袁醫生執刀,這把手術刀,一執便逾三十載。

赴英深造 回港成為第一人

八十年代初,袁維昌是瑪麗醫院的外科醫生,有機會到英國深造,毅然決定學習整形外科。「我的上司們在瑪麗醫院的普通外科和泌尿科做得好好,我再深造也沒有意思,當時香港對整形外科的認識不多,所以我想試一試。」

袁醫生學會了皮瓣外科技術,這項技術用於幫助皮膚癌病人、燒傷者修補外貌。大概連他都想不到,以前於英國學得的知識,最終竟可應用在變性手術上。袁維昌回港後,他的上司黃國基找他「落水幫忙」做變性手術。在英國未曾真正為變性手術執刀的他,回想起第一次手起刀落的那天,記憶猶新:「從前做外科手術,都是將壞掉或有問題的組織切除,可是變性手術會割掉一根完好的陽具,這個部位很少機會被切下來,好端端的,又沒有爛掉,為何要切掉它呢?」

1987年,袁維昌到英國接受微血管外科手術的訓練,當時他在老鼠身上練習手術的技巧。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1987年,袁維昌到英國接受微血管外科手術的訓練,當時他在老鼠身上練習手術的技巧。

袁維昌(右)與著名的整形外科醫生Dr. Ian McGregor(左)合照。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袁維昌(右)與著名的整形外科醫生Dr. Ian McGregor(左)合照。

作為香港第一人,沒有前人傳授經驗,袁維昌必定會事先熟讀文獻,也會運用英國所學的技術,因他認為:「沒有把握的我不會做,這樣對不起別人。」香港首宗變性手術歷時十多小時,其他人不懂得做這種手術,只能從旁協助,差不多每個部分都靠袁醫生獨力完成,他形容當時既辛苦,又戰戰兢兢。

談及初期遇過最大的難關,袁醫生不得不提「自創模具」的經歷。這個模具用於男轉女的人工陰道手術上,過程十分複雜,醫生會在肛門直腸和前列線膀胱中間挖通道,再用陰莖的外皮向內翻來覆蓋通道,然後用軟模固定人造陰道。當年袁醫生既不能在網上找到適合的模具,亦難以取得外國專家的意見,唯有自己想辦法解決。最後他在市面買來一塊沐浴海綿,剪成一個類似陰道的形狀,外面用避孕套包裹,再調整軟硬度:「這樣仍未夠硬,要把內裡的空氣全擠出來,按緊出口,推入人造陰道的位置,再放手讓避孕套充氣膨脹來固定陰道。」首次建造人工陰道的難題,就這樣成功解決了。

醫院給予足夠的空間與資源讓他嘗試,袁維昌自覺幸運。他坦言,大醫院的病人多、服務範圍廣泛,可用在變性手術上的資源不多:「這又不是癌症,癌症不能等,等三年病人可能已死去,但變性手術可以等一年,等兩年,不能爬頭。」律敦治醫院是小醫院,卻有四間手術室,當時只服務外科和骨科,只要妥善地分配人手,毋須把其他病人押後都能服務跨性別人士。

現任香港醫務委員會主席劉允怡醫生(前排右二)、香港肝臟移植手術的先驅范上達醫生(前排左一),與全港首位施行變性手術的袁維昌醫生(第二排左四),曾於1985年一同在瑪麗醫院的政府單位工作。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袁維昌認為變性手術屬於很特別的整形外科手術,不單要建造外形,部分手術更要求有功能:「與一般的整形外科不同,我做一個義乳出來,只是『得個樣』,但這類手術要有功能,例如做女變男的手術,要延長原本的輸尿管,使假陽具能做到排尿和性交,不會漏尿、不會阻塞才行。」

有時候研究出新方法想付諸實行,袁醫生會直接向病人表達他的憂慮:「我第一次做而已,我不肯定會怎樣。」當然有病人不敢冒險,會希望待技術成熟再做手術,但大多病人都請袁醫生照做也可,他除了感謝病人的信任,也明白病人會覺得有醫生肯為他們做手術已很難得。

「你最清楚我身體,我同你講啲嘢吖!」病人信任袁醫生,甚至會與他分享生活上面對的困難。有位病人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問袁醫生應否告訴伴侶他的真實情況,袁醫生回答:「如果你去到呢一步,要結婚喇,大家都要坦承,伴侶遲早都會知道,到後來才要離婚,無謂啦。」

很多病人都衷心感謝袁醫生,他說:「我記得有位病人寄了一張卡給我,張卡很特別,『make my heart sing』。」令他至今難忘。這位病人由女轉男,袁醫生指這位病人的尿道接駁位可能有個小洞,以致有機會出現後遺症,估計病人仍要坐下小便,但病人術後仍然很開心,袁醫生說,這種手術最大的意義在於一輩子的得益:「癌症病人所餘的時日不多,但跨性別病人大多是20至30歲前來求醫,手術後的得益可以很長久。」

技巧難題解決

技術難題易解 接班人難找

三十年來,袁維昌為100名跨性別人士做手術。他形容這工作是個解難的過程:「我不怕困難,盡我能力去克服,做出來的結果有時未如理想,唯有下次做好一點,但每一次都是經驗累積。」複雜的變性手術,他解決得到;自創模具的難題,他解決得到;病人提出的疑問,他也解決得到。唯獨有個心結,袁醫生每次提及都不禁嘆氣。

兩年前,袁醫生年滿60歲,已屆公立醫院的退休年齡,將要退下火線,卻面對這道不解難題──找接班人承繼他的技術,他沉默半晌,嘆一口氣說:「唉,當時我還在律敦治醫院,有屬下負責做變性手術的主刀醫生,我去協助他,做了一兩個病人,我說我要退休了,交給你接手。他說:『我不做,每一次我做完手術我都好唔開心,想作嘔。』他這樣說,我沒辦法迫他做吧。」

袁醫生也物色了另外兩位醫生,一位開宗明義說不做變性手術,另一位則未能考取外科的專科醫生資格,最終婉拒了袁醫生。後來威爾斯親王醫院於2016年開始接手處理香港的變性手術,讓他暫且放下心頭大石。2015至16年度,共有三名威院的外科醫生到海外接受變性手術的培訓。袁醫生成為兩間醫院的名譽外科顧問醫生,雖未有機會傳授技術予威院醫生,他仍期望接手的醫生能夠用心對待病人:「我希望找到一個醫生真的有心去做,為這些病人,要有心,因為這些病人少,不是日日都有,每個都要用心做。變性手術的跟進時間很長,最怕做到差不多又走了,又不知道找誰去接手。」

榮休派對

photo credit:大學線

男女定義惹爭議 袁稱指引為病人好

入境處就更改身分證性別一事,於2012年制定指引,事前曾諮詢袁維昌意見。有別於外國,袁醫生二、三十年來獨力做這手術,自覺有歷史責任說出他對男性與女性的定義,「我做了二十多三十年,沒有人理睬,到了這個時刻有人關注這個議題,我有歷史責任,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寫最恰當的指引。」

他贊成完成變性手術的人,方可在身分證改變性別。雖有團體指出這變相強迫跨性別人士做手術,但袁醫生認為市民對男與女的概念根深蒂固,貿然改變反而會影響大眾對跨性別人士的觀感。如果手術變成非必要,政府便可「大條道理」不資助變性手術,病人以後可能要付更高昂的手術費。

他希望社會能把兩性的分別減少,並為病人提供更好的醫療關懷:「排隊不要排那麼長,找一些好的、有經驗的醫生,找一個最好的方法去做手術,減少出現併發症。」

指引

本文獲授權轉載,文章來源: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大學線月刊》 網頁:http://ubeat.com.cuhk.edu.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beatcuhk/

責任編輯:歐嘉俊 核稿編輯:王陽翎


摘要与附加信息

本文讨论了香港首位施行变性手术的医生袁维昌的经历与贡献,详细介绍了其在进行变性手术过程中的挑战与创新。他在1988年为一位跨性别人士成功进行了香港第一宗变性手术,并使用自创模具解决手术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袁医生回顾了自己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强调了对病人的关注与理解。他也提到了变性手术的重要性及其对跨性别病人生活的积极影响。在文中,袁医生分享了个人在手术中的情感体验,指出他对于病人信任的珍视,并表示寻找继任者以传承其技艺的困难。最后,袁医生对于社会对跨性别人士的认知与医疗服务的期待表达了看法,提出了提供更好医疗关怀的必要性。

附加信息 [Processed Page Metadata]

Attribute Value
Filename www_香港變性手術第一人____袁維昌醫生_-_關鍵評論網.md
Size 12155 bytes
Archived Date 2024-11-12 22:28:07
Original Link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9474
Author 高仲禮
Region 香港
Date 2018-02-09
Tags 变性手术, 袁维昌, 医疗资源, 生命故事, 跨性别, 性别重置手术, 香港, 社会关怀, 技术创新, 医学贡献, 性别认同
>
> 本文由跨性别中文数字档案馆归档整理,仅供浏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Share on Shar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