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高中生拍跨性别电影,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成长?

正文

图片

时间: 2017-08-01 17:17
来源: 每日人物公号
作者: 肖舒妍
编辑: 楚明
标签: 跨性别, 电影, 自我探索

傅戎没想到,在电影结束后的小沙龙上,母亲会直接站出来质疑。她认为这个群体心理扭曲,需要接受心理辅导。现场一片寂静,气氛陷入尴尬。

“男生”张望安回到家中,发现没人在家,迅速踢掉脚上的篮球鞋,坐在了母亲的梳妆台前。换上白底蓝花的旗袍,描眉点唇化好一个淡妆,将齐肩的头发挽在脑后,伴着电影《花样年华》的主题曲,张望安为自己涂上酒红色指甲油,踮着脚尖走在家中。

电影《逃离》片段

这个片段来自《逃离》,一部由人大附中高中生自费拍摄的电影。电影中,跨性别者张望安从逃避自我、发现自我,到最终接受自我。

电影外,剧组成员经历了同伴退出、父母反对和外界的质疑,但也一点点发现了真实的自己。

“拍完这个电影,我整个人都变了。”导演兼编剧胡然然说。

“这个伪装我不喜欢”

“你做我电影的主角。” 有一天,胡然然突然告诉同班同学傅戎。

傅戎愣了一下,第一反应是拒绝:“我还不知道要拍什么,你就给我挂了个主角的头衔?”

当时的胡然然没有剧本,没有资金,没有拍摄团队,只有一个确定的电影名《逃离》和一个模糊的电影主旨——

“我想讲一个这样的故事,他一直想变成别人,他一直想逃离真实的自己,但他最后意识到,这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找到自己真正是谁。”

构思剧本的过程中,傅戎给她讲了一个同性之恋的故事,故事的原型,就是他自己。

“因为自己是经历过苦难并且自我探索过了的。但很多人还深陷在泥潭中。”喜欢男生的傅戎,当时已经向身边的人出柜,他想要为性少数群体做些什么。

也是这时,导演胡然然看到了一部讲述8名跨性别女性故事的纪录片——《有性无别》。电影除了给她带来震撼和心酸,也传递给她一个信息,应该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群体。

纪录片《有性无别》

“跨性别和自我认同紧密相关。你可以从对自己性别的认同,扩展到对自身方方面面的认同。”她决定为这个群体拍一部电影。

傅戎和胡然然一点点丰富了主角张望安的形象。影片前半部分的张望安,梳着脏辫儿,一身运动潮牌,打篮球、踩滑板,电影开头就在健身,还擅长物理,特别受女生欢迎。

电影《逃离》海报

“物理好也是男孩子的特质,都是给张望安安的一个面具。”傅戎这样形容,“张望安小时候受过欺负,长大后要用很多东西来隐藏自己。”

这几乎就是傅戎的心路历程。小时候常被别的孩子喊“娘炮”的他,会模仿其他男孩子走路,故意说脏话,强迫自己喜欢运动。

“但是没有办法,我不喜欢,”傅戎把“不”字发得很重,“这也反映我内心的成长。对于很多性少数者来说,都必须要伪装自己,最后才认识到,这个伪装我不喜欢。”

在2016年年初构思剧本的时候,傅戎开始蓄长发,等到2017年年初,他的头发刚好及肩。

电影中有一个特写:盘起的长发有一绺刘海从额前滑下,卷发刚好遮住半边侧脸,张望安抬起手把这绺头发别在耳后。电影展映后,有观众特意告诉傅戎,自己特别喜欢那个镜头和发型。

电影《逃离》片段

他并不是特意为电影留的长发,只觉得这是自己这辈子一定要尝试的一件事。在他看来,发型像是一个身份象征。许多跨性别者追寻自我的第一步,就是改变发型。

影片中的傅戎有不少充满女性特质的镜头,穿高跟鞋、涂指甲油、化妆。此前,身为男生的傅戎从没做过这些事,但真正做起来却发现得心应手。胡然然甚至觉得“他挺享受的”。

“我心里面还是会有一部分女性情结吧!”傅戎笑着说。旗袍、连衣裙、超短裙,他发现穿女装的自己,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的自己”,是之前从未探索的另一面。

“当然,”他话锋一转,加重了语气,“平常不做这些事情,要做还是会很恐慌的。” 第一次穿高鞋,傅戎紧张到连路都不会走,两只脚拐着八字就出了门。

有一次,傅戎化完妆,出门就碰到了一个学弟——七成拍摄地点都在人大附中的校园,剩下的场景也多在学校周边,每次拍摄都要在教室化好了妆出门,随时都可能碰上老师和同学。

傅戎化妆ing

他和学弟四目相对,笑了笑就走了。但实际上,他心里却“非常非常非常紧张”,不断在想:他知道我只是在拍电影吗?他会不会多想一些东西?他会不会在背地里说什么?

傅戎难免害怕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尽管此前他因为性取向,受到的议论就不少。也有学弟跑来当面问他:“学长你是不是喜欢男生?”傅戎觉得他们只是好奇,并无恶意,也就从容回答:“是啊。”

“不要和你妈妈说你出柜的事情”

电影从1月拍到了6月,从预计的40分钟拍到了75分钟,演员也经历了在北京零下五六度的天气里穿单衣,和初夏在20来度的气温里穿羽绒服。

傅戎常开玩笑,称胡然然是个“控制欲很强的女强人”。她既是导演,又是编剧、摄影、场务,除去睡觉,每周花在电影上的时间超过70个小时。

拍摄几经波折。起初,拍摄组就出现了质疑的声音。一位摄影退出了剧组。在导演推荐下看完《有性无别》后,他说:“我看了之后特别震撼,但是说句不好听的,我觉得他们就是变态啊。”

拍到高三下学期,胡然然申请的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在3月底正常放榜,她却被放在了候补名单上,5月底才能知道正式结果。两个月的等待对胡然然是种煎熬,“那两个月真的很消沉”。

到了四五月份,她得知《逃离》由于年级和时长等原因,可能不能参加学校的电影节。由于题材敏感,之后的展映也希望渺茫。

生气、压力、迷茫与争议,让当时的胡然然“几近崩溃”。

同样崩溃还有傅戎。每周他待在剧组近40个小时,仅次于导演。每次拍戏,光化妆,他就要花上两个小时,长时间带妆令皮肤也出了问题,而编太多次脏辫儿搞得他“都要秃了”。

回到家,妈妈看着都心疼,问儿子最近在忙什么。

傅戎开始时不敢告诉父母电影的主题。母亲问起,他只简单地说:“在拍跨性别的电影。”母亲皱了皱眉头:“为什么要拍这个呢?你可以不拍吗?”话题就此中断。

电影《逃离》片段

“他们会关心我在做什么,但是会回避(性少数)这个话题。”偶尔和母亲争论,谈到一半,她就会说:“啊,我不想和你说了,我头疼。”

一直以来,性取向问题成为母子之间的一道很难跨过去的沟壑。

早在八九岁时,傅戎意识到了自己喜欢男生。等听到“同性恋”这个词,才读三四年级的他一下子愣了,“我就是这个!”他激动地去找妈妈分享,“妈妈我是同性恋!”母亲却不在意,“小孩子,说什么呢!”

进入高一,他“每天头顶上都顶着乌云”,每天都对自己说,父母不接受该怎么办?在朋友的鼓励下,他终于向父亲出柜,当时父亲笑笑没有说话。

“儿子,因为我很爱你,所以我可以接受你,”父亲之后告诉他,但又提醒他,“你不要和你妈妈说你出柜的事情,她肯定会疯掉,她不能理解就是不能理解。” 而在身为医学博士的母亲眼里,同性恋永远和艾滋病挂钩。

无论如何,电影还是要拍下去的。短暂的崩溃过后,胡然然和傅戎迅速回到拍摄组。

在校园内取景拍摄

回想起拍摄过程,傅戎告诉胡然然:“我觉得遇到你,还挺幸运的。”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少数群体

5月底,胡然然通过了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的补录,而电影虽然有重重阻挠,但终于联系上展映,“就感觉像坐过山车”。

她意识到自己最终被录取,很大可能是因为《逃离》这部电影。进入补录名单后,有机会再次提交一篇文章。她选择了写自己正在拍摄的电影,“那篇文章我写下来特别的痛快,感觉字字句句都是真心话”。

而之前的二三十篇文章,多多少少都带着功利性,要努力往她申请的物理专业贴近。虽然她并不反感物理,而物理对她而言只是学得较好的一门学科,“我也能写,但是心里总不那么舒坦”。

她从高一起,就计划将来辅修电影专业,成为一名电影导演,而她申请的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就在好莱坞边上。

“我只要对一个人说我以后想要当一个导演,他们就会说,这对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辛苦了。”她说。

胡然然意识到,每个人在不同方面都可能成为少数群体,比如女导演就是少数。而跨性别者在性别方面如此认同和坚持自己,让她“能更坚定自己的想法”。

电影中一个场景表达了主创者的追问:

张望安和同班好友、女同性恋者顾筠在长椅上谈心,路灯暖黄的光晕裹着他们。张望安问顾筠:“我经常幻想自己是个女孩,是张安琪,被囚禁在男性的身体里……我到底是谁?”

电影《逃离》片段

“或许,你真正应该在意的不是社会给你贴的任何标签,而是你自己。你究竟喜欢什么?你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你真正爱的是谁?”顾筠回答。

“献给每一个在自我探索道路上挣扎的人”

因为话题敏感,电影只在学校放映了一场。为了联系线下展映,胡然然飞去广州的跨性别中心,却被告知几无展映可能。几经辗转联系上了北京同志中心,获得一场展映机会,同时外教又推动了学校周边的两场放映。

傅戎鼓起勇气请父母看了其中一场展映。

电影《逃离》片段。时长:2分29秒

“忐忑、激动、兴奋、紧张,”傅戎用一串词形容知道他们要来时的心情,“还有一点期望,他们看了以后会不会对我有更多理解?”

但他没想到,在电影结束后的小沙龙上,他母亲会直接站出来质疑。她认为这个群体本身就是心理扭曲、不正常的,需要接受心理辅导,而电影本身也太过压抑,有种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

现场一片寂静,气氛陷入尴尬。傅戎愣了一下,甚至没听进母亲之后的话。他知道母亲可能会反对,却没想过她会这样站出来。

母亲话音刚落,他就起身反驳,语气强硬:“这位女士,你知道国际上已经承认了这个群体是正常的吗?”

“好吧,我只是说出我心中的想法。”母亲又一次中断了话题。

“这在我心里筑起了一堵墙。”傅戎后来找外教谈心,“电影放映后支持的人继续支持,不支持的人继续不支持。”

外教告诉他:“改变一个人的想法需要花很长时间、很多努力,但是最必要的第一步,就是挑起话题,让大家注意到这件事情。”

《逃离》在北京同志中心展映后,成为微博热搜。他们也收到了“感动”的评价。有不少观众在放映时落泪,也有曾经反对同性恋的同学跑来向傅戎道歉。

这让胡然然发现,“我可以通过拍电影的方式改变些什么”。而对于傅戎而言,电影是个证明,他不再担心别人对自己性取向的猜测和议论,更不怕因为电影而“被出柜”。

就在影片的最后,主创特意加上一句话:“献给每一个在自我探索道路上挣扎的人”。

(傅戎为化名)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尊重原创,侵权必究。

摘要与附加信息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高中生傅戎与导演胡然然共同拍摄跨性别主题电影《逃离》的经历。文章中详细描述了傅戎的个人故事,从他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性别认同、家庭困扰到最终走出自我探索的旅程。在拍摄过程中,他们不仅遇到制作上的各种挑战,如资金、剧组成员的退出、父母的反对等,也体现了跨性别者在自我接受与社会认同中所遭遇的艰难。此外,影片的展映引起了傅戎母亲的质疑,反映了社会对跨性别群体的误解与偏见。尽管经历了许多波折,傅戎希望通过电影能够让更多人理解与支持性少数群体,充满了对于个体真实自我的追寻与思考。

附加信息 [Processed Page Metadata]

Attribute Value
Filename inews_高中生拍跨性别电影,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成长?_-_凤凰网.md
Size 13636 bytes
Archived Date 2024-11-09 10:03:40
Original Link http://inews.ifeng.com/51543546/news.shtml
Author 肖舒妍
Region 中国大陆
Date 2017-08-01
Tags 跨性别, 电影, 自我探索, 家庭关系, 社会支持, 青年成长
Evaluation [Unknown type(update needed)]

本文由跨性别中文数字档案馆归档整理,仅供浏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Share on Share on